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94|回复: 0

罐车一定要定期检验和维修

[复制链接]
122

24

主题

4

回帖

82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82
发表于 23-12-4 15:19: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罐车的定期检验分别为年度检验和全面检验两种,年度检验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验每六年进行一次,罐体发生重大事故或停放一年的,使用前应进行全面检验。

检验前准备工作

1.罐车检验前,罐内液化气必须处理干净,并用氮气或水蒸气置换。

2.蒸汽吹扫后的液化石油气罐车,其罐内残余液化石油气含量小于0.4%。

3.罐内气体检测合格后,打开人孔盖,清扫罐内污物,在进前测量罐内氧气含量,应坚持氧气含量在18%以上。

4.卸下安全阀、紧急切断阀、液面计、压力表、温度计等安全装置,拆卸清洗后以备检验调试。

5.需全面检验的罐车对外表面进行除锈,罐内焊缝表面及两侧也应进行除锈打磨,甚至裸露金属光泽。

6.为了保证罐内检验、修理人员的安全,罐内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帽和防尘口罩,罐内应有专人监护。

7.罐内照明应使用电压不超过12V的低压防爆灯。如需动火,应先办理动火批准手续,并采用必要的安全措施。

罐车的年度检验

包括出厂技术文件及资料,罐车使用证、驾驶证、押运证、准运证;历年来定期检验报告;使用运行记录等。

1.罐车罐体外表面应为银灰色。沿通过罐体中心线的水平面与罐体外表面交线对称涂刷一条150mm的红色色带,罐体两侧中央部位涂刷250mm×250mm的带有“易燃易爆”字样。

2.注意有无裂痕、腐蚀、划痕、凹坑、泄露、损伤等缺陷。这是对罐体内外表检查的主要部分。

3.罐车罐体的裂痕在它的内外表面的各个部分均有可能发生,但是一般最容易产生裂痕的地方是焊缝与热影响区以及局部应力过高的部位。

4.对罐体外壁腐蚀的检验就比较简单,因为大气腐蚀一般都是均匀腐蚀或局部腐蚀,这些缺陷用直观检验的方法即可发现。罐体上涂层假设完好无损,而且有没有发现其他可疑迹象,一般不需要清楚防腐层来检查腐蚀情况,罐体底部往往由于空气湿度较大或涂层易脱落而加快腐蚀,在检查时要多加注意。

5.对安全阀、紧急切断阀、液面计、压力表、温度计、导静电装置、装卸软管和其他福建进行检查和校验。

6.灭火器及其他装置检查依据规定,罐车上两侧至少配置5Kg以上的干粉灭火器或4kg以上的1211灭火器。灭火器应在火灾状况下充分发挥效能,处于优良状态。

7.温度计是罐车上的易损伤之一,常因毛细管折断或温包腐蚀穿孔而损伤,且不易修复。损伤失灵应及时改换,各部位完好无损的应进行校验后才能使用。

8.全面检验时,应将罐体卸下,采纳喷砂或人工进行除锈处理,同时进行各项检查,合格后重新喷刷标志。

9.在内外部检查和修复工作结束后,方可进行水压试验,耐压试验的目的是检验罐体的强度,即验证是否具有保证在制定压力下安全运行的承压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发现局部地方的渗漏现象,来发现潜在的局部缺陷。

在检验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1.罐体资料不全
常压类危险化学品罐车,除了具有一般车辆的手续、资料外,还应当有罐体合格证、罐体说明书、质检部门出具的罐体检验报告(出厂时)等。在检验过程中,检验员发现很多罐车资料不全,尤其是反映罐体信息的资料,仅有行车证和罐体铭牌,有些罐车甚至连铭牌也没有,造成罐体材质、壁厚、允许充装的介质等一些基本的数据不清晰。

2.罐体擅自进行改造
根据规定,只有取得相应资质的单位方可生产盛装危险化学品的罐体。部分企业置国家规定不顾,擅自改变罐体结构、开孔、挖补,导致罐体出现焊缝布置不合理、十字焊缝、开孔不当、罐体几何尺寸超标等严重缺陷。

3.通气阀质量较差,损坏现象严重
装载易挥发液体的罐体,应装设通气阀,通气阀对调节罐内压力平衡起到很大的作用。检验中,经常能发现一些通气阀耐腐蚀性能、机械性能较差,使用时间不长就会发生破损现象。

4.大罐小标
某些罐体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行车证所标载重量与实际的载重量相比偏小。

5.其他问题
除以上问题外,还有一些问题,只要罐车使用单位稍加留意就能解决:如罐车没有灭火器,或灭火器到期未检;排气管未配火星熄灭器;蓄电池未封闭;导静电装置不通,或电阻值超标;危险品标志灯、标志牌不全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石化宝典论坛 ( 鲁ICP备2020035313号-2|鲁公网安备37172802371749号 )

GMT+8, 25-8-4 19:36 , Processed in 0.082189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